
四川在线消息(雷涛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昨(2)日,气象部门发布了成都市大邑地区2014年盛夏气候趋势预测,大邑县暴雨洪涝主要出现时段为7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有2—4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并伴有1—2次区域性洪涝。为了做好大邑县洪涝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今(3)日上午,大邑县抗洪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作出反应,在大邑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事故的沙渠、安仁、悦来、雾山等乡镇开展适应性训练。
上午,成都消防25中队、晋原政府专职队、安仁政府专职队、王泗政府专职队、沙渠政府专职队根据大邑县抗洪应急救援指挥部部署,分别在各责任区范围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事故的斜江河、西河及个别低洼区域开展熟悉和冲锋舟训练。
“冲锋舟的舟体材料多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脂纤维布、胶合板和橡胶布制成,用船外机或床浆驱动,主要用于在洪涝灾害中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也可以用于水上侦察、巡逻。我们配置的这种HZD299型冲锋舟荷载重量600kg,负载人数为4人。”训练中,教员向参训人员讲解了冲锋舟满载人数、适水深度、螺旋泵等性能参数,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维护保养方法等内容,加深了消防官兵对冲锋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以集体传授和逐一体会等方式,组织人员对冲锋舟(皮划艇)救援过程中必须采用的行进坐扶、急停坐扶、旋转坐扶、行舟近人救助及登舟、离舟等科目进行了模拟操作练习,提升了各分队防汛抢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据消防部门负责人徐松介绍,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的影响,大邑县的地质、气象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汛期洪涝灾害及由此引发的地质次生灾害的破坏力更强、危害更大。为积极做好洪涝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我县以消防部门为依托成立了抗洪应急救援指挥部,密切了与气象、水务、交通等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系,并根据各部门反馈信息,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适用性训练,确保在发生洪涝灾害事故后,消防部门能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处置,最大限度的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