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游艇业何以走出“曲高和寡”尴尬

[日期:2011-12-15]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中国水运报 [字体: ]
“赚时尚不赚钱已成为当前中国游艇俱乐部的困惑。”12月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闭幕的2011中国(海口)游艇经济论坛暨国际游艇展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过于追求高端路线已成为制约我国游艇产业发展的瓶颈,“去贵族化”、与旅游和大众休闲度假相结合将成为我国游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我国游艇产业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近几年来,我国游艇经济开始‘浮出水面’,游艇的神秘面纱正在逐步揭开,开始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说。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程爵浩说,根据欧美国家游艇产业发展规律,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已经开始具备游艇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17个省市地方政府正在规划和布局景观水系开发和游艇俱乐部建设。已建成、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99家,游艇保有量在1200艘至1500艘。
例如在海南,游艇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目前海南已建成三亚鸿洲、海口美源、海口新埠岛、三亚亚龙湾等4个国际标准游艇码头。并于去年率先在全国出台第一部专门规范游艇产业发展的地方性规章《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实现了17项政策的新突破。
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说,2009年中国游艇内需市场开始发育,国内市场的游艇厂商订单多于往年,主营外销的几家大厂开始把国内市场放在重要位置,国外大牌游艇也提高了在中国的销售份额,这一趋势在2010年、2011年继续扩大。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游艇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0—2011中国游艇产业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船艇进出口总额为2.95亿美元,同比增长40.75%;进出口数量为205.72万艘,同比增长15.26%。
钱永昌说,游艇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和吸引投资的形象,会促进当地旅游、航海、海钓、交通、公共服务、维修保养及装备配件全面发展,并有助于优化水上旅游业的结构,具有1:10的综合经济带动效应。
游艇俱乐部“曲高和寡”的尴尬
“游艇不是我们普通人玩得起的吧?”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海口市民,谈起正在海口新埠岛游艇码头举办的国际游艇展览会,均表示游艇消费离自己太远。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我国游艇俱乐部却面临“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高门槛、高价格、高消费、贵族化构成目前我国游艇消费的一大特点。”舟山市阿尔法游艇俱乐部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和说,游艇俱乐部都走贵族化之路,把大众甚至中高层的爱好者挡在门外。
由于消费市场过于小众和高端,我国大部分游艇俱乐部经营情况不容乐观。杨世和说,当前我国沿海从北到南游艇俱乐部发展方兴未艾,但有良好经营效益的屈指可数,“赚时尚不赚钱已成为当前中国游艇俱乐部的困惑,许多游艇俱乐部处于亏损状态,没有效益就谈不上优质服务,更难有健康的发展和美好的前景。”
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郑炜航坦言,中国不少游艇俱乐部在经营管理方面刚起步,产品单一,只是卖泊位、卖会籍,为少数会员服务,面临着投资金额大且回收慢的困境。
“游艇俱乐部建设的一个误区需要澄清。”郑炜航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游艇俱乐部的建设投资以会所建设为主,走奢侈豪华路线,甚至互相攀比。“在我看来,设施豪华、装修奢侈并不是游艇俱乐部的必备条件,反而与高尔夫球场等其他高档会所同质化,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此外,公共码头的缺失也为我国游艇产业发展带来隐忧。美国拥有1700万艘游艇,但绝大部分是12米以下的中低端小型游艇;有1.2万个水上运动中心,全部对普通民众开放,收费低廉。北美和欧洲八大游艇发达国家普遍建有大量的公共游艇码头,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建成的游艇公共码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xiaozheng | 阅读:
本文评论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